步骤名称 | 主要操作 |
实验准备 | 免疫原、弗氏佐剂、弗氏不完全佐剂、生理盐水、注射器 |
6-8周龄雌性Balb/C小鼠、酶标板、抗鼠酶标二抗 |
免疫方案的设计 | 总体积:每只小鼠200μL;免疫原量:每只鼠每次20μg;佐剂注射量:每只鼠每次100μL佐剂。每两周注射一次,4次后取血检测效价,达到10^5可融合,融合前加强免疫一次。(初次免疫用弗氏完全佐剂,其余用弗氏不完全佐剂。) |
效价检测 | 间接ELISA,将已知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上,形成固相抗原,用酶标记抗抗体,检测标本中的抗体 。 |
(1)包被:待测抗体/抗原对应的抗原/抗体进行包被,浓度100ng/well,每孔100μL。Eg:1板(100孔),需要100ng*100=10μg,吸取浓度为1.0mg/mL体积10μg/1.0mg/mL=10μL于10mLCBS缓冲液,4度过夜。 (2)洗板:洗板机PBST,300μL/well,3遍。 封闭:PBST配1%BSA,200μL/well,室温封闭1h。 洗板:洗板机PBST,300μL/well,3遍。去多余的BSA。 (3)一抗标记:待检测抗体或抗原,100μL/well,室温2h。 (4)洗板:洗板机PBST,300μL/well,3遍。 (5)酶标二抗:HRP-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二抗或其他二抗,使用前1%BSA稀释,100μL每孔,室温1h。 (6)洗板:洗板机PBST,300μL/well,3遍。 (7)显色:TMB,50-100μL每孔12min室温。 (8)终止:1M H2SO4,每孔50-100μL。 (9)读数:酶标仪OD450读数。 |
取饲养层细胞 | 小鼠采用与免疫小鼠相同的品系,常用BaLb/c小鼠6~10周龄。 (1)拉颈处死,浸泡于75%酒精,消毒3~5分钟。 (2)用无菌剪刀剪开皮肤,暴露腹膜。 (3)用无菌注射器注入6~8mL培养液。 (4)反复冲洗,吸出冲洗液。 (5)放入10mL离心管,1200转/分离心5~6分钟。 (6)用20%小牛血清(NCS)或胎牛血清(FCS)的培养液混悬,调整细胞数1×10^5/mL。 (7)加入96孔板,100μL/孔。 (8)放入37℃ CO2孵箱培养。 一般饲养细胞在融合前一天制备,一只小鼠可获得5~8×10^6腹腔巨噬细胞,若用小鼠胸腺细胞作为饲养细胞时,细胞浓度为5×10^6/mL,小鼠脾细胞为1×10^6/mL,小鼠的成纤维细胞(3T3)1×10^5/mL,均为100μL/孔。 |
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| 骨髓瘤细胞系应和免疫动物属于同一品系,这样杂交融合率高,也便于接种杂交瘤细胞在同一品系小鼠腹腔内产生大量McAb。 (1)取对数生长的骨髓瘤细胞SP2/0,1000rpm离心5分钟,弃上清,用不完全培养液混悬细胞后计数,取所需的细胞数,用不完全培养液洗涤2次。 (2)同时制备免疫脾细胞悬液,用不完全培养液洗涤2次。 (3)将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按1∶10或1∶5的比例混合在一起,在50mL塑料离心管内用不完全培养液洗1次,1200rpm,8分钟。 (4)弃上清,用滴管吸净残留液体,以免影响PEG的浓度。 (5)轻轻弹击离心管底,使细胞沉淀略加松动。 (6)在室温下融合: ①30秒内加入预热的1mL 45%PEG(Merek,分子量4000)含5%DMSO,边加边搅拌。 ②作用90秒钟,若冬天室温较低时可延长至120秒钟。 ③加预热的不完全培养液,终止PEG作用,每隔2分钟分别加入1mL,2mL,3mL,4mL,5mL和10mL。 ④离心,800rpm,6分钟。 ⑤弃上清,先用6mL左右20%小牛血清RPMI1640轻轻混悬,切记不能用力吹打,以免使融合在一起的细胞散开。 ⑥根据所用96孔培养板的数量,补加完全培养液,10mL一块96孔板。 ⑦将融合后细胞悬液加入含有饲养细胞的96孔板,100μL/孔,37℃、5%CO2孵箱培养。一般一块96孔板含有1×10^7脾细胞。 |
HAT选择杂交瘤 | 一般选择HAT选择培养液维持培养两周后,改用HT培养液,再维持培养两周,改用一般培养液。 |
抗体的检测 | 筛选杂交瘤细胞通过选择性培养而获得杂交细胞系中,仅少数能分泌针对免疫原的特异性抗体。一般在杂交瘤细胞布满孔底1/10面积时,即可开始检测特异性抗体,筛选出所需要的杂交瘤细胞系。 |
杂交瘤的克隆化 | (1)制备饲养细胞悬液(同融合前准备)。 (2)阳性孔细胞的计数,并调细胞数在1~5×10^3/mL。 (3)取130个细胞放入6.5mL含饲养细胞完全培养液,即20个细胞/mL,100μL/孔加A、B、C三排为每孔2个细胞。余下2.9mL细胞悬液补加2.9mL含饲养细胞的完全培养液,细胞数为10个/mL,100μL/孔加D、E、F三排,为每孔1个细胞。余下2.2mL细胞悬液补加2.2mL含饲养细胞的完全培养液,细胞数5个/mL,100μL/孔,加G、H两排,为每孔0.5个细胞。 (4)培养4~5天后,在倒置显微镜上可见到小的细胞克隆,补加完全培养液200μL/孔。 (5)第8~9天时,肉眼可见细胞克隆,及时进行抗体检测。 注:初次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需要在完全培养液中加HT。 |
杂交瘤的冻存 |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方法同其他细胞系的冻存方法一样,原则上细胞应在每支安瓿含1×10^6以上,但对原始孔的杂交瘤细胞可以因培养环境不同而改变,在24孔培养板中培养,当长满孔底时,一孔就可以冻一支安瓿。 |
单克隆抗体的大量生产 | 1.体外使用旋转培养管大量培养杂交瘤细胞,从上清中获取单克隆抗体。但此方法产量低,一般培养液含量为10~60μg/mL,如果大量生产,费用较高。 |
2.体内接种杂交瘤细胞,制备腹水或血清。 ①实体瘤法 对数生长期的杂交瘤细胞按1~3×10^7/mL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,每处注射0.2 mL, 共2~4点。待肿瘤达到一定大小后(一般10~20天)则可采血,从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含量可达到1-10mg/mL。但采血量有限。 ②腹水的制备 常规是先腹腔注射0.5mL Pristane(降植烷)或液体石腊于BaLb/c鼠,1~2周后腹腔注射1×10^6个杂交瘤细胞,接种细胞7~10天后可产生腹水,密切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与腹水征象,待腹水尽可能多,而小鼠频于死亡之前,处死小鼠,用滴管将腹水吸入试管中,一般一只小鼠可获1~10mL腹水。也可用注射器抽取腹水,可反复收集数次。腹水中单克隆抗体含量可达5-20mg/mL,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,还可将腹水中细胞冻存起来,复苏后转种小鼠腹腔则产生腹水快、量多。 |
抗体的纯化 | (1)将ProteinA柱料进行装柱,1mL柱料约能纯化出10mg抗体。 (2)替换:使用15倍柱体积纯化水替换层析柱中20%乙醇保护液。 (3)平衡:使用15倍柱体积磷酸盐平衡缓冲液进行平衡。 (4)上样:样品上样前应进行滤膜过滤,循环上样3次,使抗体与柱料结合。 (5)再平衡:使用15倍柱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平衡,洗去未结合蛋白。 (6)洗脱:使用5倍柱体积甘氨酸洗脱液进行抗体洗脱。 (7)洗脱后,洗脱液为纯化的抗体,用中和液进行pH调节。 (8)柱子使用后,先用磷酸盐缓冲液替换甘氨酸,再用纯化水替换磷酸盐缓冲液,最后用20%乙醇进行保存柱料。 (9)纯化的抗体使用蛋白含量检测仪进行浓度检测。 |
抗体的鉴定 | (1)参照分离胶的配制方案配制不同浓度的分离胶和浓缩胶。将分离胶注入玻璃板夹层中,上部用纯化水封面,保持胶面平整,待分离胶聚合后,配制浓缩胶。 (2)配制好浓缩胶后,倒去分离胶表面的少量水分,然后灌入浓缩胶,插入点样梳。 (3)非还原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取电泳样品用纯化水稀释至每孔上样总量为5ug,若与4×非还原SDS-PAGE上样缓冲液以7.5 uL+2.5 uL体积混合。 (4)还原性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取电泳样品用纯化水稀释至每孔上样总量为5ug,若与5×还原SDS-PAGE上样缓冲液以8 uL+2 uL体积混合,置于100℃水浴中加热10min。 (5)将梳子拔出,即可上样,蛋白Marker标准品上样5uL。 (6)接通电源,恒压80-100V浓缩胶,120-150V分离胶。 (7)取出凝胶,切掉浓缩胶,于玻璃皿中,加纯化水加热至煮沸后停止,弃水。 (8)染色:加入20mL-25mL快速染液(漫过胶面),加热至沸腾后保持8分钟,回收染色液。 (9)脱色:加入适量纯化水加热沸腾后5min,换水重复2-3次。 (10)通过凝胶成像系统照相观察结果,并保存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